中资在拉美的新动向:墨西哥投资环境变动秘鲁向中资伸出橄榄枝
几年前,墨西哥还是中国企业在美洲蕞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不少企业纷纷在墨西哥设厂,试图以墨西哥为跳板进入北美市场。然而,随着美国对墨贸易政策的收紧,以及墨西哥政府对外资审查立场的转变,中墨合作正经历显著降温。
墨西哥总统谢因鲍姆自2024年上任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优先维护美墨加协定框架”。这一政策导向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墨西哥经济部悄然收紧了针对外资的技术审查流程,并要求新能源、通信等关键领域企业提交供应链透明度报告。
比亚迪建厂搁浅:贸易战的连锁反应
中国蕞大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原本计划在墨西哥建造头部家工厂,该项目预计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耗资约6亿美元。然而,随着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并宣布对汽车征收新关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比亚迪的建厂计划也随之陷入停滞。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经济发展部长辛迪·布兰科表示,目前墨西哥并未积极寻求中国投资,而是希望与美国保持一致的议程。这一态度的转变,无疑给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庞大,但贸易壁垒却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墨西哥作为中国企业在北美市场的桥头堡,其政策环境和投资氛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中国企业为了规避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纷纷选择在墨西哥投资建厂。但如今,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限制措施,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已经大打折扣。
中国投资转向秘鲁:新的机遇与挑战
当墨西哥的投资大门悄然关闭,中国企业迅速将目光投向秘鲁。秘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连接上海的新港口,更在于其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开放态度。据《金融时报》报道,一家中国医疗用品制造商正在秘鲁扩展业务,而秘鲁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则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新的通道。
秘鲁的基础设施升级和港口扩建计划,使其成为中国企业的理想替代地。相比墨西哥的政策不确定性,秘鲁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接纳态度更为积极。然而,秘鲁并非完美无缺。其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稳定性也存在潜在风险。中国企业需要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当地社会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但与墨西哥相比,秘鲁在某些方面更具吸引力。例如,秘鲁的港口设施正在不断升级,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也在逐年增加,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墨投资关系的降温并非偶然,而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直接外溢。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面临巨大风险。企业担心其产品在墨西哥生产后,仍可能被美国以各种理由限制或制裁。为了降低风险,中国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全球布局。
墨西哥政府的态度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墨西哥开始调整其对外经济政策,试图与美国保持一致的议程。这使得墨西哥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中国企业感受到了墨西哥政策环境的微妙变化,从而减少了在墨西哥的投资。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促使中国企业调整战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企业需要寻找更稳定可靠的市场。秘鲁作为南美洲的重要经济体,其与中国日益密切的贸易关系以及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墨投资关系的降温以及中国企业转向秘鲁,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不仅重塑了中墨之间的经济纽带,也推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再分配。墨西哥的政策摇摆让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其投资策略,而秘鲁的开放姿态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